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科技是重要支撑,科研工作者是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部属高校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关心关爱师生员工、全力保障教育教学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科研力量...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快速增长的大量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而现有的检测试剂盒和检测仪器储备严重不足,同时在患者检测‘假阴性’特异性较差。如何设计和制备快速、低成本、简易适用的患者核酸检测芯片,进一步提升准确率和‘...
电穿孔作为一种简单的基因递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免疫疗法和基因编辑等领域1。与其他物理递送方法相比,电穿孔可以轻松实现在单细胞水平上的转染2。传统电穿孔方法通常需要对细胞施加高电压(>100V),对细胞活性影响非常大,并且分子递送...
细胞膜中存在着数千种不同的磷脂分子和蛋白,它可选择性通过不同的分子并介导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细胞内外间物质与信号的交换与传递。细胞膜的这些生物学功能与其中的磷脂、蛋白的动力学紧密相关。因此,前期大量的实验和理论模拟研究关注与模型细胞膜中磷...
2019年6月4日上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蔚芝在逸夫科学馆416报告厅作学术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师生到场参加。报告由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主题为“多肽纳米探针生物传感与分子影像”。会上,王蔚芝副研...
2019年4月17日下午,受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理系教授、健康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美国Buck研究所教授Brian Kennedy来我校做了题为“Targeting Hu...
2019年12月30日(周一)下午,由常凌乾教授邀请的许岩教授于北航逸夫科学楼416房间为北航的老师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许岩200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于大连化物所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学科和细胞分析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2019年12月11日 “第二届全国细胞分析生物信息学研讨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承办。本次...
为了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2019年10月29日上午,北航生医学院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了美国东北大学化学工程系Sidi A.Bencherif教授在北航逸夫科学楼416会议室做学术报告,主题为“Engineering Injectabl...
为了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2019年9月9日下午,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了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教授在北航新主楼F201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微纳生物医学器件”,报告由常凌乾教授主持。报告内容主要包...